植绿北疆聚同心 生态攻坚铸共识——乌拉特中旗巴音乌兰苏木联动旗林草局以“三北”工程厚植民族团结根基
近日,巴音乌兰苏木组织各嘎查“两委”干部赴旗林草局专题对接“三北”工程林草湿荒一体化保护修复项目,将草原生态治理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度结合,在筑牢北疆生态屏障的实践中凝聚民族合力。
此次对接精准锚定苏木生态痛点与民生需求。巴音乌兰苏木地处乌拉特草原腹地,蒙古族占总人口65.5%,汉、回等民族聚居共生,部分区域草原退化、超载问题突出,生态治理需求迫切。旗林草局结合内蒙古2025年“三北”工程攻坚战部署,针对苏木沙化特点,详解围栏封育、乡土草种补播等技术方案,重点推介抗旱耐贫瘠的柠条种植等适配模式——这类模式曾在苏木1.8万亩种植项目中实现防风固沙与生态改善的双重成效。各嘎查结合实际沟通确定“一嘎查一方案”,乌兰格日乐、乌兰温都尔等嘎查围绕草场修复、风沙治理等需求达成初步实施共识。
生态共建成为民族团结的“实践课堂”。双方明确建立“旗林草局技术指导+苏木统筹+嘎查落实”的联动机制,将治理责任细化到每片草场,推动各民族干部协同发力。项目实施中将推行“以工代赈+合作社参与”模式,优先吸纳各族农牧民参与种植管护,通过技能培训、劳务用工带动增收,让群众在植绿护绿中深化“共护家园”的共同体认知。同时计划组建多民族生态管护队伍,让各族群众在巡护值守、技术共学中拉近情感距离,延续“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生动实践。
目前,苏木已初步确定2万亩退化草场修复、风沙口柠条锁边林建设等重点任务,前期勘测与规划编制正有序推进。下一步,巴音乌兰苏木将联合旗林草局深化“建设+管护”一体化模式,以生态改善的实效让绿色成为民族团结的鲜明底色,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北疆草原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