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2025年08月24日

乌拉特前旗苏独仑镇走乡村 看振兴 | 瓦窑滩村:小西瓜串起富民产业链 党建引领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发布单位:苏独仑镇 发布人:王旭辉 发布时间:2025-08-14 点击量:5

在乌拉特前旗苏独仑镇瓦窑滩村,一颗颗甘甜多汁的西瓜正成为带动村民致富的"金钥匙"。通过党建引领、产业升级,这个塞北村庄走出了一条特色农业发展之路。

清晨的瓦窑滩村,200多栋现代化育苗大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大棚内,新培育的西瓜和辣椒苗破土而出,生机盎然。作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的核心产区,瓦窑滩村正以西瓜产业为纽带,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条。

"我们与巴彦淖尔农垦集团合作,投资1.8亿元规划建设533栋现代化育苗棚室。"瓦窑滩村党支部书记王志强介绍,"目前已建成241栋,全部建成后占地将达1600多亩。"这一项目补齐了从种植到销售的全产业链条,为西瓜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我们根据市场需求,与家庭农牧场、种植大户等建立紧密合作,不仅确保种苗销路,还能为农户节省运输成本。"育苗基地负责人狄贵明说。

瓦窑滩村地处阴山山脉南麓,北依青山,南临乌梁素海,独特的沙壤土富含硒元素,孕育出的西瓜沙甜爽口、品质上乘。2020年,"瓦窑滩西瓜"成功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每年销往山东、河北等地的西瓜达数万吨。

为做强特色产业,村里建成2.6万亩西瓜节水示范园,创新推广"早瓜+晚瓜"种植模式。其中3000亩晚瓜实现亩均效益5000元,年创收超1500万元,并带动周边村组发展西瓜种植2.5万亩。

在夯实西瓜主导产业的同时,瓦窑滩村积极拓展多元经营。5000亩朝天椒种植园亩产值突破7500元;58.6万元建成的辣椒加工项目年产值达120万元;990万元打造的33栋高标准育苗大棚,通过"订单农业"实现村集体增收44.5万元。

村里探索"党组织+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2024年成立党支部领办农机合作社,购置全套残膜回收设备,构建机械化治理体系。"残膜回收率达到85%以上,有效保护了耕地质量。"王志强说,"2025年我们整村推进了36000亩残膜回收项目。"

如今,瓦窑滩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百万元,村民人均增收超7000元。"我们将继续延伸产业链,开发西瓜汁、烘干片等产品,让村民的腰包像西瓜一样鼓起来。"王志强信心满满地说。这个塞北村庄正以党建引领之笔,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书写"产业旺、乡村美、村民富"的精彩篇章。

从单一种植到全产业链发展,从西瓜独大到多元经营,瓦窑滩村的实践表明,特色农业+党建引领,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现代农业的勃勃生机,更看到了农民致富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