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特前旗白彦花镇全力筑牢抗洪救灾民生防线
近日,受强降雨天气影响,白彦花镇部分区域遭遇洪涝灾害,对农牧民生产生活造成一定影响。为扎实做好抗洪救灾后续工作,精准掌握受灾情况,全镇上下迅速行动,全面开展农牧民损失登记工作,为救助帮扶、灾后重建奠定坚实基础。
镇党委、政府第一时间成立损失登记工作专班,明确包村领导干部、嘎查村“两委”成员、驻村工作队职责分工,要求以嘎查村为单位,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项”。同时,对农作物受灾面积、畜禽伤亡数量、养殖设施损毁程度、房屋及家庭财产损失等登记内容、标准和流程进行规范,确保登记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工作专班及各嘎查村工作人员深入受灾村组,逐户走访农牧民家庭,现场查看农田积水、作物倒伏、圈舍进水等情况。通过与农牧民面对面沟通,详细记录受灾细节,对难以直观判断的损失(如农作物减产预估、设施修复成本等),联合农业、畜牧技术人员进行专业评估。针对部分行动不便的老人、残疾人家庭,工作人员主动上门协助填报,确保不遗漏任何一户受灾群众。
为提高工作效率,我镇采用“纸质登记+电子录入”双轨模式,每日汇总各村损失数据,建立动态台账。截至目前,已完成全镇10个嘎查村的首轮登记工作,共登记受灾农牧民1271户,其中农作物受灾面积约85500亩(涉及玉米、蔬菜,水果等作物),畜禽伤亡余465头(只),部分养殖大棚、灌溉设施受损。后续将根据灾情变化持续更新数据,确保及时掌握最新情况。
在完成损失登记的基础上,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受灾情况,同时统筹各类救灾资源,优先对损失较重的农牧民提供帮扶,全力推动灾后恢复生产,最大限度降低灾害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