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撒增收金“蒜”盘 鼓起农户“钱袋子”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在春耕”。随着春季气温逐渐回升,陆续进入春耕备耕关键时期,大佘太镇南苑村的田野上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播种景象。今年种植的作物与往年不同,结合当地的气候,南苑村抢抓春耕有利时机,全面掀起了新一年的种蒜热潮,呈现出一派“人勤春来早”的喜人景象。
走进南苑村的田间地头,可见人头攒动,农户正紧抓农时,忙着施肥、播种,开始今年的大蒜种植工作。晴好天气给初春勃发的万物增加了一丝丝生机,也给在和煦的春日暖阳下忙碌的村民提振了信心。
“按照镇党委、政府产业结构调整、土地规模化种植的号召,我们积极响应,年初,积极引进大蒜种植,通过集中流转土地,将原来的小地块合并成大地块。同时,我们引进智能滴管设备,通过手机操作,足不出户便可精细化管理大蒜的滴灌工作。今年我们对大蒜的销售问题提早做了谋划,基本上不做零售买卖,提前联系商贩直接上门统一收购,这也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种植大户刘树脸上洋溢着笑容说。
据了解,大佘太镇今年种植的大蒜主要集中在南苑村,总计约1000余亩,每亩蒜苗种植达3.8万株,干蒜产量可达3500斤,按照以往收购价7—8元/斤,亩均纯收入大概在4000-5000元,行情好的话,一亩收入能达到8000-10000元,农户对大蒜栽植“钱”景充满希望。
季节不等人,春日胜黄金。下一步,大佘太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一园一牌五链”整体发展思路,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培育壮大优势产业,把“佘太红”辣椒、“佘太糯”玉米等优势产业的标准化种植作为富民强村的重要支撑,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大蒜、洋葱、黄芪等地方特色经济作物及先进种植模式,推动“多彩佘太”产业发展遍地开花结果,鼓励农户积极转变传统农业种植模式,让产业结构调整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钱袋子”“聚宝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