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2025年08月24日

乌拉特前旗沙德格苏木海流斯太嘎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3-21 点击量:1687

一、基本情况

海流斯太嘎查位于乌拉特前旗沙德格苏木政府西25公里处,东接沙德格嘎查,西临额尔登布拉格苏木,北靠明安镇,南眺草原钢城包头,是一个蒙汉民族聚居的嘎查村。

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情况

海流斯太嘎查两委班子怀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带着对事业的无限追求和执着,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各项部暑要求,全面落实党和国家民族团结方针政策,全力推进民族团结事业进步,大力践行了党员干部的职责使命。

(一)牢记初心使命,用对党忠诚,实事求是的态度全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近年来,海流斯太嘎查以党建为引领,紧扣“凝心聚力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目标,扎实开展“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民族团结进步活动”等主题教育,为广大牧民提供最贴心、最高效、最便捷的服务。组织牧民及时传达学习领会中央、区、市、旗民族团结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学习《宪法》《民族法律法规》《内蒙古自治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进一步增强了全体牧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努力营造民族团结互助氛围,海流斯太嘎查在广大党员群众中组织开展党的民族政策宣传教育活动,把每年的九月定为“民族团结表彰月”,每年的“三八”妇女节和“七一”建党节,组织嘎查境内企业、共建单位召开座谈会,互相交流思想,共商嘎查各项事业发展。强化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教育,推动民族团结创建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2021年嘎查党支部按照“因地制宜,便于学习”的原则,围绕建党100周年主题党日活动,集中开展“草原讲堂”送学习进牧区活动。由有“双带”能力的党员骨干集中开展授课方式学习党章党规党史、习近平系列讲话、惠民政策、民族团结、致富增收等知识,牧民在“草原讲堂”一起上党课,说着放牧生活中的趣闻趣事,确保牧民学习教育不留空白,实现生活不断线。

(二)积极主动作为,用攻坚克难,抓实见效的行动确保了民族政策落地见效。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必备的优秀品格,这也是支部党员认真践行的政治品格。海流斯太嘎查“两委”坚定不移坚持党的领导,严格按照“明辨大是大非的立场,维护民族团结的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的感情特别真诚”的具体要求,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民族工作重要论述以及中央、自治区、市、旗委关于民族团结进步的决策部暑,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夯实嘎查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民生工程落到实处,海流斯太嘎查高度重视民族工作,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摆在嘎查工作的重要位置,始终站在维护民族团结进步的高度,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下大力气解决少数民族群众用电、饮水、交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有效解决了一系列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2017年至2020年嘎查通过苏木政府与电力部门争取项目,及时整改了全嘎查境内的低压线路,彻底解决了遭遇恶劣天气停电问题,解决了牧民加工饲料用电难的问题。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针对嘎查便民服务场所陈旧,嘎查牧民活动缺少场地的实际,通过积极争取项目,着力改善群众办事的活动场所,多方筹集资金50万元建成了600多平米的嘎查活动中心,配套建成了党员会议室、群众工作室、多功能活动室,活动室配备了现代化桌椅、电视、电脑等硬件设施。筹集40多万元建成了4000平米的文化广场,包含有蓝球场,体育健身器材,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的文化体育活动。2018年 — 2020年内,争取民委资金50万元,新建了4公里的人畜饮水工程,争取了上级扶贫资金打了一眼深井,彻底解决了35户牧民的人畜饮水和周边绿化,100多亩饲料地滴灌工程。打造“穆纳之福牧家游”,发展嘎查集体经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海流斯太嘎查依托独特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推进牧区旅游和实施旅游脱贫富民工程。通过多方学习考察,借鉴成功经验,并结合嘎查实际,坚持注重保持生态乡村风貌,突出蒙古特色的基础上,注重升级改造,打造了富有旅游特色的示范村,鼓励牧民发展旅游产业,帮助海流斯太嘎查贫困户脱贫致富,切实增强了嘎查集体经济收入。2019年3月开始经过半年的努力创办了穆纳之福牧家游。牧家游由本嘎查蒙汉25户牧民及贫困户组成,共投资130万元(其中2020年民委拨付资金30万元),以劳动力、固定资产和资金等多种形式入股,在开发建设期间3户精准扶贫对象参与基础建设,增收了3万多元收入。目前已建成餐饮、娱乐、民宿等主题蒙古包和凉亭、射箭场、骑马体验区等娱乐设施,让更多游客领略牧区风光,体验蒙元民俗文化,切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

(三)坚守责任担当,用勤政务实,埋头苦干的作风,书写嘎查民族事业发展的崭新篇章。近年来,嘎查党支部紧紧围绕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总体目标,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创建活动,巩固和提高群众文明程度和生活水平,开展了“五好家庭,美丽庭院,劳动模范,精巴媳妇,致富带头人”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创评活动。结合每年的基层组织建设,认真组织开展“优秀学员”“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等评选活动,以及每年一次的慰问老干部、老党员、贫困党员、残疾人员等活动。积极组织开展精神文化活动,践行民族团结进步理念。为了进一步增强嘎查牧民民族团结意识,2021年海流斯太嘎查积极组织牧民群众为乌雅恒家庭组织开展了“党建引领,温暖同行”爱心募捐活动,用实际行动传递着真情,共募集到羊100只、饲料8160斤、草捆640捆、鸡7只、鸭子2只、现金5420元,共计14万余元,体现了嘎查与牧民、牧民与牧民之间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传统美德,形成了“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牧民参与”的良好氛围。2021年海流斯太嘎查开展了“笊羊绒、剪羊毛”志愿服务活动,累计行程达200余里,出动党员干部、妇联执委、共青团员、积极分子、青年服务队等34人次,帮助牧民梳剪羊毛羊绒合计450斤,通过这次志愿服务活动,不仅有效解决了年老困难牧民缺少劳动力的实际困难,而且有力的推动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开展。组织开展生态环境治理保护活动,建设山清水秀示范嘎查,为进一步提高广大牧民植树造林的绿化意识,2018年一2019年海流斯太嘎查积极组织牧民群众在居住所在地附近开展义务植树造林活动,经过全体牧民的不懈努力,现在10000多株栽种的树苗错落有致,树立挺拔,充满生机与希望,营造了全民参与建设美丽乡村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实现了水更绿,天更蓝,景更美的绿色发展目标。

(四)深入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切实改善村容村貌。为了打造整洁有序的牧区人居环境,海流斯太嘎查坚持问题导向,动员全民参与,紧盯薄弱环节,立足杯本兼治,积极探索推进,全面开展了提升人居环境“颜值”的攻坚战。为了确保环境整治的稳步推进,保障嘎查环境卫生整治和新农村建设重点突出,嘎查组织牧民清理垃圾、柴草堆、破棚烂院、残垣断壁等工作。同时,给牧民购置55个垃圾桶,2019年嘎查主要通道上安装了22盏太阳能路灯;2020年嘎查筹资了2.8万元给86个居住户安装太阳能院灯,筹资18万元给86户养殖户购买了喂羊糟、网片等设施,筹资6万元给常住户安装了环保厕所,嘎查面貌焕然一新,嘎查形象大幅提升。环境整治从嘎查“两委”,全体党员开始做起,不断深化党员干部思想认识,营造党员率先示范干,带动群众干,群众跟着干部一起干的良好氛围,并合理划分网络,合理落实人员,明确责任划分,制定环境卫生评比表彰制度,按标准评出“卫生文明户”,进行宣传表扬,并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推动环境卫生整治落实在实处,实现了景美、人美、生活美,民族情感更加浓厚,美化环境人人受益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总之,海流斯太嘎查将坚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度融入到各项工作中去,努力营造人人珍惜民族团结,人人维护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嘎查下一步计划是大力发展少数民族特色产业,认真研究上级有关民族地区发展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制定发展规划,完善少数民族特色产业的工作机制,积极争取和整合各方面资源和力量,为嘎查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做大民族特色品牌,积极借助“天赋河套”“乌拉特”等已有品牌,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民族传统手工艺品,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借助“互联网+”快车,充分利用各大电商、社交平台推广销售,拓展少数民族特色产品销售空间,提高现代化经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