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赋河套-内蒙古巴彦淖尔四大产业掠影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发布时间:[2020-10-13]

金秋九月,天高云淡,秋高气爽,硕果累累,内蒙古巴彦淖尔大地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巴彦淖尔地处北纬40度,河套灌区是亚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灌区,土地肥沃,气候独特,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水土光热组合优势显著,为农作物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种植环境,形成了独具河套特色的小麦、葵花、番茄等名优产品,被誉为“塞外粮仓,天下厨房”。

产品也拥有了一个共同而响亮的名字——“天赋河套”。

9月16日至18日,走进美丽富饶的河套平原,我们利用3天时间走访了巴彦淖尔的乡村企业、种植养殖园区等地,见证了巴彦淖尔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河套小麦: 我是“五项全能冠军”

河套小麦在一代又一代的繁育改良中,成为了全国小麦的优良品种。衡量小麦品质的蛋白质含量、面筋质量、粉质指标、拉伸指标、沉降值五项综合指标相较于国内其他地区的小麦都是遥遥领先,被农业科研人员盛赞的内蒙古河套小麦为五项全能冠军。

近年来,巴彦淖尔小麦年播种面积为130万亩左右,总产量45万吨以上,形成了年加工小麦100万吨的生产能力。于是,巴彦淖尔成为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也成为全国唯一的国家发改委立项建设规模化优质春小麦生产基地。

1602556341518015814.jpg

河套向日葵: 我是巴彦淖尔最美名片

向日葵是巴彦淖尔的主要经济作物,年种植面积为400多万亩,总产量80万吨左右,形成了年加工向日葵50万吨的生产能力。其中,绿色标准化种植面积达到10.5万亩,有机种植面积达3000多亩,种植面积占到全国的四分之一,年总产量为16.7亿斤,占到全国的三分之一。由此,巴彦淖尔成为中国西部地区最大的食用向日葵种植基地和集散地,全国70%以上的向日葵从这里集散,这里也是商务部认定的国家级籽仁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

每到夏季,向日葵是巴彦淖尔最为亮丽的风景,给游客、艺术家留下珍贵的巴彦淖尔“独家记忆”。

1602556368064026474.jpg

河套番茄: 我让巴彦淖尔“红”起来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巴彦淖尔大规模种植番茄并出口番茄产品,大力打造“红色产业”,小小番茄漂洋过海,行销五大洲,创造了不菲的经济效益。

河套平原具有800万亩适种番茄的可耕土地,是世界范围内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番茄制品的地区之一。番茄是近20年迅速发展起来的“红色产业”,巴彦淖尔已发展成为全国番茄制品第二大生产基地。河套平原土地肥沃,技术成熟,在不久的将来,小小番茄将带着“河套”标志,在全球受宠。

W020201010358048723841.jpg

河套巴美肉羊: 我们都是“喜羊羊”

目前,巴彦淖尔已成为全国地级市中饲养规模大、唯一常年育肥出栏、四季均衡上市的绿色肉羊生产加工输出基地,成功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巴美肉羊新品种,被中国畜牧业协会授予“中国肉羊(巴美)之乡”称号。目前,巴美肉羊规模化养殖存栏量达到3.5万只,胡羊规模化养殖存栏达11万只,销往北、上、广、深沿海城市高端市场。

1602556469427086389.jpg

“这个地方,一季好粮;这个地方,瓜果飘香。这个地方,绿野茫茫;这个地方,碧菠荡漾。”在“天赋河套”品牌的引领下,巴彦淖尔正积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在实现塞上江南、绿色崛起的道路上砥砺奋进、稳健前行。(吴忠日报记者 周文杰 蔡宁曦 谭勇 图片由记者 高晓龙 胡东育 陈荣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