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巴彦淖尔市聚焦农田灌溉精细化管理目标,系统推进群众性用水组织优化改革,通过整改、撤销、重组等举措提升水资源配置效能。五原县积极响应政策部署,大力推行“民建、民用、民管”模式,组建农民用水专业合作社。如今,科学管水让节水红利直达农户,实现了节水惠民双丰收。
眼下正值春灌关键期,记者在五原县隆兴昌镇西沙河干渠旁看到,测流员正通过多点测流的方式,对渠系水流实施精准计量。通过标准化作业流程,确保了流量数据采集的科学性与准确性,为水资源精细化调配提供了可靠依据。
隆兴昌镇西沙河渠节水灌溉科技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郭海晓介绍:“当前春灌工作全面启动,我社服务范围覆盖2个乡镇、7个行政村、20个村民小组及40条直口渠,统筹调配60名保浇组工作人员开展灌溉作业。在节水优先原则指引下,我们严格将单次灌溉水深控制在30厘米以内。2023年一年灌溉用水量由1062.72万立方米降至959.04万立方米,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节水86.4万立方米。”
合作社创新采用“镇级统筹、合作社管理、用水小组参与”模式,将管理末梢延伸至田间地头。通过推行“一把锹”统一灌溉模式,由合作社统筹放水时序与配水量,实现从骨干渠道到农田的全链条专业化管护,彻底改变传统大水漫灌的粗放模式。同时建立常态化监测体系,配备专职测流员每日开展两次流量监测,并实施按亩次计费的精准收费制度。经过一年多实践,该模式显著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农户节水意识与参与度实现双提升,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
五原县水利局灌排股股长刘瑞军表示:“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推进高标准农田土地平整工程,持续降低单位面积灌溉用水量,进一步提升全县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确保节水红利惠及更多农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