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头雁引领”到“群雁齐飞”,市直机关工委精准推进机关党建“书记项目”
为提升机关党建“书记项目”的精准性、实效性,按照“切口小、有难度、示范性牵引性强”的原则,年初,工委指导市直机关直管党组织选准立实“书记项目”89项,牵头领办解决问题85项。“书记项目”已经成为落实市委“揭榜挂帅”工作机制,压实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党建第一责任,推动基层党组织强基固本、聚力赋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
找准切入点,精准选题强引领。明确方向选题,全面梳理机关党建存在的突出问题,查找本部门本领域制约发展的薄弱环节,重点从推进“六个行动”、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党建业务融合、促基层治理、促民族团结进步等方面确定“书记项目”选题方向,将问题变议题、议题变选题、选题变项目,并在上年度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工作会议上,公开承诺“立项”。严格审查备案,工委组织部逐一审核、从严把关,对不符合要求的项目指导修正完善,重新确定,跟进下发工作提示,要求党组织书记亲自部署,推动落实,保证“书记项目”靶向定位、精准施策。
聚焦重难点,精细领题提质效。聚焦不同类型党组织特点,各级党组织按照一项目一方案要求,制定机关党建“书记项目”重点任务分解清单,进一步明晰责任。强化过程管理,全部“书记项目”均按照进度要求,排定任务书、时间表,以项目节点化、责任具体化的过程管理模式,确保项目推进有序有效。以市直机关直管党组织为基点,充分辐射带动机关所属企事业单位、医院、学校、“两新”组织等各方面党建资源,以“书记项目”为抓手,建强红色堡垒,以党建引领推动重点难点问题解决。例如,市司法局将“党建红引领司法蓝 法润民心护航发展”作为“书记项目”,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设置法律援助“党员先锋岗”,对农牧民工讨薪、残疾人维权、未成年人保护等实行“四优先”,目前已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157件,推动党建与援助工作“双融双促”。
关注落脚点,精心破题惠民生。通过实施“书记项目”,市直机关广泛向结对共建社区群众征求“微心愿”,开展信访代办、政策宣讲等活动600余场,办结民生实事项目700余件,认领群众“微心愿”8000余个。如市民政局以“提升全市居家养老服务水平”为“书记项目”,组织各党支部党员业务骨干分包片区、责任到人,精准定位服务对象,为经济困难的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建设家庭养老床位1500张,完成居家上门服务2800余人,有效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市农牧局以“打造党建特色品牌,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为“书记项目”,成立肉羊产业链联合党委,积极鼓励链上党员“亮身份、当先锋”,设立党员先锋岗17个,通过“链上企业点单、联合党委派单、职能部门接单”工作模式,为链上企业搭建沟通交流平台,以党组织推动集聚效应,推动链上企业互补共赢,进一步提高肉羊产业链整体效能。
抓住关键点,精确答题促实干。建立“年初部署、半年指导、年底述评”的工作闭环机制,将“书记项目”实施情况纳入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不定期到发展一线看实况、到基层现场访实情、到群众身边听实话。对“书记项目”实施跟踪督促、全程指导,推动“书记项目”落地落实。树立示范典型,引导主要领导靠前指挥、率先垂范,推动形成抓机关党建工作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深入总结提炼机关党建“书记项目”经验做法,将过得硬、推得开的“书记项目”总结成典型经验,以点促面,激发机关党建创新活力,推动创新成果转化为实践成果。加强结果运用,将“书记项目”的成效作为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评价依据,发挥考核导向作用,确保“书记项目”议定的工作事项定一件、干一件、成一件,不断推动机关党建工作开创新局面、实现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