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通知公告

中共巴彦淖尔市委员会关于十一届自治区党委第二轮专项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2-15 点击量:2273 字体:

根据自治区党委统一部署,2023年4月18日至6月30日,自治区党委第十巡视组对巴彦淖尔市开展了专项巡视。2023年7月20日,自治区党委第十巡视组向市委反馈了巡视意见。按照巡视工作有关要求,现将专项巡视整改进展情况予以公布。

一、巴彦淖尔市委履行巡视整改主体责任情况

市委深刻认识到专项巡视事关巴彦淖尔全局发展、长远发展、高质量发展,将抓好巡视整改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和政治任务,紧紧围绕、毫不偏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聚焦聚力高质量完成“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统筹推进“五个大起底”行动,以整改实际成效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一)提高思想认识,强化政治担当。市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考察巴彦淖尔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对照专项巡视反馈意见,坚持从政治上找偏差、从思想上找根源、从落实上找差距,努力从根子上把问题改彻底、改到位。巡视反馈以来,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整改落实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会议,传达学习中央、自治区党委关于巡视工作有关要求,听取“五大任务”、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五个大起底”等工作推进情况,结合专项巡视反馈意见统筹谋划部署重点工作。8月8日,市委召开整改落实巡视反馈意见动员部署会,引领带动全市上下从严从实抓好整改落实。

(二)加强组织领导,以上率下整改。成立整改落实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13个专项整改组,其中7个专项整改组分别负责落实“五大任务”、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和推进“五个大起底”方面整改工作。市委主要领导自觉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对巡视整改全面抓、全程抓,聚焦办好两件大事和推进“五个大起底”,主持召开农业深度节水控水、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会议,深入边境一线、田间地头、企业工厂、施工现场指导督导,带队赴北京、山东等地考察学习、洽谈项目,协同推动各方面工作和各项整改任务一体落实。其他市委常委和市级领导同志坚持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在研究部署工作、深入基层调研时,同步督导巡视整改工作,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全市上下步调一致、同频共振,形成一级带着一级干的生动局面。

(三)注重标本兼治,细化整改任务。市委认真落实政治巡视要求,既集中解决巡视发现的主要矛盾、突出问题,又举一反三、完善制度,努力做到条条改彻底、件件落到位。按照可量化、可操作、可评估、可问责的原则,制定专项巡视反馈意见整改方案,分解细化整改任务,逐条制定整改措施,配套建立“一账三单”(整改台账、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做到责任到岗、任务到人、要求到位。整改落实领导小组办公室强化跟踪问效,每周调度整改进展情况,及时梳理汇总、分析研判、通报进度。纪检监察部门将巡视整改作为日常监督重要内容,建立监督台账,加强纪律监督、监察监督、巡察监督和派驻监督。组织部门突出办好“两件大事”、推进“五个大起底”等重点任务,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和分值权重,督促被考评单位抓实抓细各项任务。

(四)坚持统筹兼顾,以整改带全局。市委坚持把巡视整改作为推动工作全局的重要抓手,以整改求突破。把专项巡视整改与推动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贯穿“五高五区”和“一市、一线、一点、一园、一形象”建设全过程,圆满举办首届巴彦淖尔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博览会,以现场观摩、晾晒比拼等方式组织开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全市推动高质量发展现场会,通过各方面工作新进展、新成果体现巡视整改成效。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结合起来,通过整改理顺完善体制机制,解决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以水养人”等问题,以整改实际成效体现主题教育开展的质量和水平。与审计、中央环保督察等发现问题整改结合起来,同步推进乌梁素海面源污染、草原生态修复等需要长期治理的任务落实,确保各类问题尽早整改到位、清仓见底。

二、巡视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情况

(一)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方面

1.树牢“国之大者”政治意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乌梁素海要用心治理、精心呵护,一以贯之、久久为功重要指示精神。建立健全乌梁素海流域保护制度机制,科学精准依法抓好保护治理,《巴彦淖尔市乌梁素海流域生态保护条例》颁布实施,从生态保护和修复、节水控水、污染防治、保障与监督等方面明确56条具体内容,确保乌梁素海流域治理有法可依。立足当前、谋划长远,编制《内蒙古乌梁素海湿地水禽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23—2032年)》,应用新理念、新思路、新技术,提升乌梁素海湿地科学保护水平,乌梁素海列入新一批国家重要湿地名录。加快推进《“十四五”乌梁素海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规划》13个重点项目建设,乌梁素海湖区水环境质量呈现逐年向好趋势。实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专项行动,建立农牧业投入品可追溯平台,将从事化肥、饲料、农药、地膜生产、销售企业和经营门店纳入平台监管。强化点源污染污水治理监管,通过在线监控和“双随机”执法检查方式,强化涉水企业的监管。实施好增殖放流工作,建立黄苔监测工作机制,降低沉水植物枯萎沉积造成的底泥污染。全面了解乌梁素海流域综合治理技术难题,开展底泥污染削减及其资源化利用、新污染物治理技术等研究。实时监测掌握乌梁素海出、入口水位、流量、含沙量、水温、冰情等情况,常态化监测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等水质指标。

2.长远统筹谋划乌梁素海内源污染治理。充分发挥生态调控与可持续发展专家工作站作用,根据乌梁素海水质、水生物资源和水域承载力,制定乌梁素海增殖放流计划,合理规划投放鱼类品种、比例,实现以鱼控草、以鱼治水,有效改善沉水植物造成的底泥沉积。常态化开展黄苔监测和应急处置工作,制定黄苔监测治理工作机制和预案,在每年黄苔爆发的高峰期组织护海大队定期巡查处置。与辽宁鹤海农业开发公司、盘锦积葭生态板业公司签订芦苇购销合同,形成了芦苇从生长、收割、销售全过程良性循环机制。将乌梁素海内源治理纳入市本级科技创新驱动专项指南,开展底泥污染削减及其资源化利用、新污染物治理技术研究。

3.统筹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坚定坚决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的重要指示精神。扛牢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核心区和前沿阵地的使命责任,成立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组建防沙治沙专班,多次召开市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会议,传达学习自治区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领导小组有关会议精神,听取全市生态建设情况汇报。国家林草局“三北”工程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推进会在我市召开,三北工程研究院在磴口县建立。综合运用造林、封育、飞播、草原修复等措施,科学推进国土绿化,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已开工建设21个项目区,建设规模88.67万亩。总结推广磴口治沙模式,发展“光伏治沙+有机牧草+中草药材”产业,保持好“绿进沙退”势头。推动市县两级国有林场提标升级,把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建设为全国示范林场,中国林科院沙林中心专家工作站在新华林场揭牌成立,启动“新华林场生态功能评估、服务价值核算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研究”项目,科学核算新华林场防风固沙、土壤养分保持、水源涵养、固碳释氧等方面生态服务价值。

4.进一步提升京津风沙源项目治理成效。提高项目区造林成活率,逐一摸清各年度造林成活率不足详情,制定补植或重造方案,统筹抓好整地、苗木准备、植树造林等工作。同时,加强抚育管理,确保造林成活率达到国家标准。

5.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套地区虽然不缺水,但也要节约水资源的重要指示精神。把打好打赢农业节水增效攻坚战作为全市一号工程。成立农业深度节水控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工作领导小组、市县两级指挥部和工作专班,多次召开领导小组会议,明确阶段性攻坚目标和任务清单。制定节水增效考核细则,对农业深度节水控水考核结果实行“金、黄、红”三色亮牌通报机制。在全市开展灌溉面积起底核实“百日会战”,完成全市逐村逐户逐田块灌溉面积核实。在井灌区实行以电折水,完成农灌电表摸排和机电井、电表、变压器匹配工作。召开全市秋浇工作会,成立“包浇组”,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平地缩块、滚耙保墒等综合措施,合理安排秋浇和干地面积。编制《巴彦淖尔市农业深度节水控水奖励办法(试行)》,设立农业节水奖励基金,对定额内实现节水的用水主体和积极推进节水的旗县区供水管理单位进行奖励。加快推进“十四五”河套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工程,积极推动盟市间水权转让二期工程,大力推广引黄澄清滴灌、移动式引黄直滤滴灌技术。加强节水技术研究,实施了引黄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集成、灌区水转化与生态环境关键过程综合模拟大科学装置与智能监测技术研究、移动式黄河水直滤水肥一体化农业灌溉技术装备的研制等科技项目。

6.在体制节水上下功夫,推动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收支体制改革,解决“多供水、多收费”问题。在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将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所属的7个正处级分中心的机构类别由公益二类调整为公益一类,统一纳入财政供养体系,实现“收支两条线”。深化群管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完善群管组织收费、运行和管理等制度。同步指导各旗县区运行不规范的群管组织依法依规进行整改、撤销、重组,挂牌成立358个灌溉服务合作社,有效解决群管组织运行不规范、管理服务效能低下等问题。同时,各相关部门统筹做好灌区农业水价执行、水费计收等关键环节监管。

7.提升节约用水意识、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严格用水总量和强度控制,根据自治区下达的年度耗水计划,科学合理安排春汇、夏灌、秋灌、秋浇四个灌溉期的水量指标,制定合理用水调度方案。加快渠道衬砌和节水设施配套,有效提高节水能力和用水系数。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用水价格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水利服务组织建设的指导意见》,群管水价实行协商定价制度,提升用水主体节约用水意识。

8.扭转粗放用水方式。开展灌溉面积起底核实“百日会战”,完成全市逐村逐户逐田块灌溉面积摸排工作。在磴口县大滩渠和临河区永济渠灌域开展试点工作,其中磴口县大滩渠灌域完成试点片区耕地确权和用水量分配工作,建成农业综合水价改革平台;临河区永济渠灌域完成了直口渠灌溉面积、种植结构调查。制定《关于切实解决河套灌区“大水漫灌”问题推进农业深度节水控水实施方案》、《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用水价格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水利服务组织建设的指导意见》,健全完善群管组织收费、运行、管理等制度。

9.严格落实黄河安澜要求,加快险工段治理。通过积极争取,将黄河巴彦淖尔段险工段治理纳入自治区黄河三期工程范围内,大大提高黄河凌、汛防御能力,保障黄河安澜。实现全市黄河险工段在线视频监测全覆盖,黄河险工工程安全运行监测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加强水利、水文、气象、应急部门信息沟通会商,发布灾害预警信息28期、汛期日报34期,开展防汛抗洪抢险等应急演练8次。

10.加强环境污染防治项目利用,全力推动乌梁素海周边固定式水冲厕所建成投运。组织专业力量完成了乌梁素海周边水冲厕所设备修缮、通电等工作,并移交属地政府管理。

11.提高村镇生活垃圾收集和转运站点利用率。全面核实建成未运行的村镇生活垃圾收集和转运站点情况,进一步配套完善垃圾收集、转运、处理设施设备,规范运行管理制度。已建成运行的生活垃圾收集和转运站点全部移交苏木乡镇,并加强相关设施管护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垃圾治理,确保设施设备能够长期使用。

12.深化平安建设,强化社会治安管控体系建设。依托“雪亮工程”,推进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城乡重点区域全覆盖。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深化平安创建系列活动,全市创建自治区级“平安校园”13所、市级49所,建立“平安医院”联席会议制度,成立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充分挖掘、调动社会各方面资源,不断发展壮大专业化、社会化群防群治力量,构建点、线、面全覆盖的工作网络。严厉打击侵财违法犯罪活动,开展了“反洗钱金融知识进校园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暨“警惕洗钱陷阱远离洗钱犯罪”主题宣传活动,围绕反洗钱法、非法集资、反假币法等面对面宣讲、发放宣传折页,并公布举报经济犯罪线索电话,营造全民参与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的良好氛围。

13.坚决扛起维护安全稳定政治责任,扎实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巴彦淖尔市委、政府把安全生产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抓紧抓牢,研究细化、动态调整20个行业领域市直有关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职责清单和市安全生产委员会组织架构,加强对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监管,最大限度消除监管盲区。持续推动“1+3+5”(“1”: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3”:危化品、燃气、自建房集中治理,“5”:道路运输、有限空间、建设工程、高处坠落、机械伤害专项整治)行动走深走实。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企业主要负责人履行安全生产法定职责大培训行动,推行危险作业场景岗前培训“十分钟”做法。建立“逢查必考”工作机制,加大对一些从业人员岗位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应知应会抽考频次,全面提升从业人员预防事故的能力。制定安全生产防范预警提示制度,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出台《重大事故隐患挂牌督办制度》,制作《敲响生命安全长鸣钟》安全警示教育片,集中曝光安全生产反面典型案例。重新修订《巴彦淖尔市安全生产领域举报奖励制度》,形成安全生产领域失信行为联合惩戒、评估执法服务等机制,从制度层面解决重大隐患排查治理和隐患整改等相关问题。

14.全面推进可再生能源发展,全市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达到688.2万千瓦,较2022年底新增122.6万千瓦。印发《关于加快在建新能源项目并网建设进度有关工作要求的通知》,统筹调度项目进展情况。建立乌兰布和沙漠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联动推进工作机制,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新能源基地项目成功获批。策划申报的5个总计560万千瓦保障性并网新能源项目全部获批。上海庙160万千瓦风电、巴彦淖尔100万千瓦光储+生态治理、分散式风电等项目配套接网工程有序推进。

15.进一步提升电力消纳能力。定期调度相关企业运行情况,督促加快重大项目建设进度,黑猫二期100万吨焦化、东立4.8万吨多晶硅、京新药业中药智造等项目建成试生产,上海庙至山东特高压配置汇集线路敖瑞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前期手续全部办结,项目顺利实施。

16.加大源网荷储一体化、风光制氢一体化、工业园区绿色供电等项目策划储备力度,条件成熟一批上报一批。全面梳理全市新能源可开发利用空间,并纳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成果中,为后续项目规划提供空间保障。三一重能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风光氢储氨一体化示范项目制氢制氨、10万千瓦光伏项目已完成备案;中能建巴彦淖尔乌拉特中旗绿电制氢制氨综合示范项目制氢制氨、5万千瓦光伏项目和21万千瓦风电项目已完成立项。严格按照自治区下发的六类市场化消纳新能源项目实施细则要求,为项目的推动、落地提供专业服务。

17.提高土地集约化水平,加快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现代化进程。坚持“三打破、五统一、一重新”(打破农户的承包界、打破杂乱的地块界、打破混乱的渠沟路布局,统一开挖渠沟、统一修整道路、统一平整土地、统一建设水利工程、统一营造防护林,建设完成后将土地重新分配经营),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2023年实施的93万亩已全部开工,采取“大破大立”模式,集中连片推进建设,达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盐渍降、土肥沃”建设标准。同时,加强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建设,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经营、集中连片种植,进一步提高农牧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和机械化作业水平。

18.加快推进盐碱地改良进程。加强科技创新引领,分区分类开展盐碱耕地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内蒙古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研究院在五原县新公中镇挂牌成立,成立巴彦淖尔市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研发中心,组织实施“耕地地力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项目。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通过实施土地深翻、激光平整土地、田间风积沙改碱、撒施农家肥等土壤改良工程,逐步提高盐碱地耕地地力等级。深入总结盐碱地改良经验,进一步明确盐碱地改良的工作重点和方法路径,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综合治理,确保治理一片见效一片、巩固一片。

19.建立健全农牧业全产业链条。积极争取项目支持,推进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条持续延伸。扶持培育农牧业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组织开展第八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申报工作。进一步完善农企利益联结机制,推荐8家农牧业产业化联合体申报自治区第四批农牧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农牧户通过订单、购销合同、用工、基地、联合体、合作社等方式与农牧业产业化企业建立了紧密型农企利益联结机制。

20.压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发展壮大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认真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各项强农惠农补贴政策,结合巴彦淖尔市实际开展小麦主产区地力提升试点工作,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大力推广小麦增产增效新技术,研发“巴麦13号”中早熟小麦新品种。以小麦为母田套种,麦后复种等模式,进一步提高小麦种植收益。加大对农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扶持力度,实施向日葵产业集群、绒山羊产业集群、农牧业产业化等项目。

21.充分发挥国家农高区示范带动作用。加大“巴麦13号”小麦品种推广力度,建成巴麦13号“三圃田”、良种繁育田。由市、旗两级育种、植保、农技推广等方面专家组成技术指导小组,开展品种筛选、平台选址、田间管理及栽培技术指导、现场培训、品种田间鉴定等工作,确保良种良法相配套、农机农艺相融合,品种评鉴科学公正。加大“巴美肉羊”品种选育、提纯复壮和推广力度,组建扩繁户推广“巴美肉羊”种羊。加速肉羊良种化进程,培育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和市场价值的多羔肉用绵羊新品种“华蒙肉羊”。成功举办第一届巴彦淖尔农业高新技术博览会,将“巴麦13号”和“华蒙肉羊”作为全市农牧业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在开幕式发布推介。期间,线下观展人数8.5万人次,线上观展及互动近40万人次,极大提升了本土新品种影响力。

22.全力提升能源就地精深加工能力,解决“酒肉穿肠过”问题。积极向自治区争取焦化产能,自治区工信厅、发改委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促进焦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试行)》,为提升全市进口煤炭资源就地深加工能力提供有力政策支撑。内蒙古黑猫二期年产100万吨焦炭项目建成投运,神华一期二线120万吨焦化项目启动实施。同时,积极引导企业发展煤化工下游精细化工为主产品的进口煤炭资源精深加工项目,加快推动黑猫煤化工利用焦炉煤气年产10万吨LNG等项目建设。

23.高质量实施甘其毛都形象提升工程,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加强甘其毛都镇餐饮、住宿、门店、绿化、草原监督管理等综合执法监管,启动实施供暖设备维修改造工程,高标准打造主要街道、点位亮化工程。乌拉特中旗狼山水库—甘其毛都口岸供水工程正式通水。加快推进口岸通关配套设施提档升级,甘其毛都口岸出境车辆服务区工程、海关通关监控指挥中心项目、通关能力提升智慧管控项目全部完工,1—10月甘其毛都口岸完成通关过货量3026.8万吨,创下甘其毛都口岸通关过货以来历史新高。

24.深入挖掘出口潜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县域外经贸破零增量步伐,开展第二批县域破零增量示范项目申报工作,依托鲜食玉米、辣椒、中药材、精细化工、装备制造等优势产品,扩大全市外贸出口类别。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扩大5个自治区级公共海外仓贸易规模,引导土耳其、印尼和柬埔寨海外仓完成海关跨境电商出口统一版系统线上审核备案。建成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信息管理系统,150多家外贸转型升级企业完成信息管理系统注册。

25.扩大“乌拉特号”中欧班列运行频次,支持引导企业“走出去”开展对外投资合作。金浩特铁路物流园区海关监管场所通过呼和浩特海关验收,“三线四站台”扩建工程开工建设,我市全国首个籽仁类产品技贸措施研究评议基地申建成功。加强与上级部门对接,增加中欧班列发行计划,“乌拉特号”中欧班列2023年累计到发15列,完成进出口货物782柜1.49万吨,实现进出口贸易额2.32亿元。

(二)压实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政治责任方面

1.精准把握政策文件期限,统筹做好规范清理工作。全面梳理现行规范性文件,按照中央、自治区党委有关要求,制定集中清理工作方案。自治区清理决定发布后,第一时间对纳入清理范围的文件开展清理工作。

2.加强对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各项工作的统筹协调。组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专班,召开巴彦淖尔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攻坚动员会,对创建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制定《巴彦淖尔市“籽籽相拥·同心筑梦”主题“十个一”工程行动方案(试行)》等系列文件,有形有感有效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3.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质量推出有亮点、有热度的系列报道。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栏,推出《巴彦淖尔: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民族团结在“路”上!》等稿件。综合广播《新闻直播间》开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07新闻快报》每周播发相关内容报道,《新闻深一度》每季度采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新闻。依托“掌上巴彦淖尔”等全市影响力较大的新媒体平台,推出《河套从来是福乡—天赋河套·二十四节气之风味河套》系列融媒体产品,每期一部3分钟的微纪录片,刊发《交流互鉴 共绘民族团结进步新图景—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见闻》、《再访“国家的孩子”》等稿件。

4.完善主题新闻宣传工作机制,畅通各单位与主流媒体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渠道,进一步充实新闻素材、新闻线索,丰富宣传内容和形式。紧扣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各媒体平台先后推出“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足迹 看巴彦淖尔”、“习近平总书记交给的任务 巴彦淖尔这样干·部门领导谈落实、旗县区领导谈落实”、“弘扬三北精神”等专栏,策划推出“歌声里的巴彦淖尔”等系列融媒体产品,举办了“相约黄河至北 讲好黄河故事”联合采访活动。及时掌握基层一线新闻素材,成功举办“爱在巴彦淖尔 看见美丽中国”2023大型融媒体行动,集结百名融媒体记者,行走百个美丽一线,讲述百篇美好奋斗故事,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展现现代化巴彦淖尔建设的美丽画卷。

5.营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浓厚社会氛围。全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所以及旅游景区全部张贴、悬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宣传标语和条幅。各旗县区制作悬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道旗、路名牌、主题铁艺造型,在乡镇、街道悬挂主题宣传标语,举办各类文艺活动。围绕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各融媒体中心利用网、微、端、视宣传矩阵,在各媒体平台广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内容。举办2023年巴彦淖尔市“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启动仪式,广泛宣传民族团结政策。临河区开展了以“籽籽相拥·同心筑梦”为主题的首届城市社区那达慕活动,杭锦后旗举办了全旗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启动仪式暨“籽籽相拥·同心筑梦”文艺演出,进一步扩大创建工作宣传范围。

(三)推进“五个大起底”行动方面

1.高位部署“五个大起底”行动。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专题听取“五个大起底”推进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安排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确保取得实实在在成效。建立常态汇报工作机制,牵头单位定期向市政府汇报“五个大起底”工作进展及下一步工作计划,针对工作中的集中性、苗头性、重大性问题,市委、政府密切关注、及时研究。

2.加强组织领导,及时调整领导小组。印发《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市待批项目和“半拉子”工程大起底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市待批项目和“半拉子”工程大起底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先后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政府常务会、政府专题会、工作推进会等会议,研究推动“五个大起底”工作,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五个大起底”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3.压实“五个大起底”行动各牵头单位工作责任,充分发挥统筹协调、牵头抓总作用。各牵头单位切实提高站位、深化认识,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五个大起底”工作,建章立制巩固大起底整改成效。同时,剖析根源、直面问题,对“五个大起底”工作开展“回头看”,全面排查梳理,提高工作质效。

4.精准分类处置,避免“应起未起”。全面排查开发区、工业园区属于起底范围的企业,建立排查摸底台账,确保情况准确、没有遗漏。一企一策制定整改措施,依据自治区开发区闲置资源要素大起底有关工作要求,2016年以后停产的企业全部完成整改。同时,分析研究整改盘活的典型案例,总结形成了《巴彦淖尔市开发区(工业园区):让“沉睡”资源成为高质量发展中的强劲“活水”》等盘活闲置资源做法典型材料,为今后盘活闲置资源提供参考。

5.逐一对照梳理,避免“不应起而起”。及时调整待批项目大起底和“半拉子”工程大起底工作台账,组织召开“全市待批项目和‘半拉子’工程大起底‘回头看’审批业务学习培训活动”,围绕待批项目立项和节能审查程序、“半拉子”工程和政府投资项目长效管理机制、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和审查报批程序相关政策等内容,培训市县两级部门相关干部124人,全市审批业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制定行政审批管理、监督机制,推进全市审批程序规范管理,从严从实开展审批工作。

6.有效清理闲置土地。加强建设用地供后开发利用的全程监管,建立已供土地项目跟踪管理卡,详细记录已供土地出让金缴纳、开竣工等情况,并在系统内动态更新,上传现场照片和施工许可证,及时掌握已供土地开发建设情况。对有闲置趋势的土地及时提醒企业,切实预防新增闲置土地。

7.不断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按照旗县区全面自查、市级重点抽查、对标问题整改三个环节,压紧压实大起底“回头看”工作。各旗县区、巴彦淖尔经济技术开发区、甘其毛都口岸均制定方案,聚焦台账再梳理、问题再排查、机制再完善3个方面,组织各行业审批部门开展“回头看”工作,推动大起底行动走深走实。持续优化审批流程,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市县两级审批部门主动服务意识不断增强,审批效率不断提高。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经过集中整改,我市整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下一步,市委将坚持标准不降、要求不变、力度不减,持续深入抓好未完成问题整改落实,不断巩固扩大整改成果。

(一)坚持不懈加强理论武装,在旗帜鲜明讲政治上持续用力。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持续把做好专项巡视整改工作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结合起来,与承接落实好“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结合起来,与深化拓展“五个大起底”行动结合起来,在学思想、强党性上先学一步、深学一层,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考察巴彦淖尔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夯实理论功底,全面提升党员干部理论素质和政策水平,做到问题真整改、责任真落实,以履职尽责的实际行动做到“两个维护”。

(二)坚持不懈压实整改责任,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上持续用力。进一步压实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和党委(党组)书记第一责任,推动形成上下联动、环环相扣、合力攻坚的工作格局。将整改抓在经常、融入日常,定期梳理整改进展,动态分析整改成效,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加强督查督办,对已经整改完成的问题及时开展“回头看”,对长期整改任务科学制定计划,持之以恒抓好落实,坚决推进专项巡视整改反馈意见清仓见底。坚持以严的作风、铁的纪律,加强监督执纪,对问题整改不积极,进度缓慢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严肃追责问责,杜绝敷衍塞责、走过场、搞形式主义、弄虚作假等现象。

(三)坚持不懈提升整改标准,在举一反三建章立制上持续用力。把“当下改”和“长久立”相结合,把具体问题整改与构建长效机制相结合,推动整改成果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确保问题不复发、不回潮、不反弹。以巡视整改为契机,推动新问题与老问题一起解决、个性问题与共性问题一并整改,实现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坚持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结合巡视整改,对上级重点关注、阻碍地区发展、群众反映强烈的其他领域问题,强化有解思维,用改革的思路和办法尽快解决。

(四)坚持不懈拓展整改成果,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上持续用力。把巡视整改与做好当前各项重点工作紧密结合,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办好“两件大事”,牢固树立效益优先、资源节约的意识,推深做实“五个大起底”行动。锚定建设“黄河流域生态文明示范区、防沙治沙模范区、现代高效农业集聚区、产业绿色转型先行区、乡村振兴样板区”的发展定位,加快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清洁能源战略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两个基地”,新材料、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新型冶金化工“四个集群”,全力抓好项目建设、农业节水、口岸开放、生态保护等重点工作,切实把巡视整改成效体现在推动现代化巴彦淖尔建设的生动实践当中。

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对巡视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如有意见建议,请及时向我们反馈。联系电话:0478—8655633;收信地址:巴彦淖尔市临河区金川大道1号市党政综合大楼6楼6004室;电子信箱:byneswdcs@126.com。

 

                              中共巴彦淖尔市委员会

                                           2023年12月15日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