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局全面加强耕地保护 助推“天赋河套”区域公用品牌再创新佳绩
一是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牢牢守住耕地红线。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系列相关要求,做好前期自查工作,制定整改措施逐一落实,同时加强用地审批中占用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的科学论证手段,最大限度减少项目对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的占用,坚持集约节约用地,消化存量,认真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二是防止耕地“非粮化”,确保粮食生产安全。严格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从三个方面制定我市防止“非粮化”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首先,永久基本农田要重点用于发展粮食生产,特别是保障稻谷、小麦、玉米三大谷物的种植面积。其次,一般耕地应主要用于粮食和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第三,在优先满足粮食和食用农产品生产基础上,适度用于非食用农产品生产。对市场明显过剩的非食用农产品,要加以引导,防止无序发展。三是提高耕地资源质量,确保餐桌上的安全。立足河套农业的自然禀赋和独特优势,加大盐碱地改良工程技术投入,切实提高我市耕地质量,提升农产品品质,推进生态农业建设,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四是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每年对补充耕地库进行自查,对未耕种现象及时整改,避免出现扣除指标现象;加大各级各类新增耕地核查和认定力度,促进新增耕地指标备案入库,为城乡建设发展提供广阔空间。五是严格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政策。一是严格规范永久基本农田的农业生产活动,强化动态监督管理;二是严格把关一般建设项目不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重大建设项目必须首先依据规划优化选址,遵守切实避让的政策要求;三是合理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对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进行补充更新;四是积极探索补偿激励机制,按照谁保护、谁受益的原则,加大耕地保护补偿力度,制定具体奖补办法和细则;五是将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费用列入财政预算,全面保证“落地块、明责任、设标志、建表册、入图库”要求落在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