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2024年05月19日

    

临河概况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8-08 点击量:2544

1501551911851025199.jpg

  

  临河区位于黄河“几”字湾顶部,河套平原腹地,是巴彦淖尔市府所在地。全区总面积2333平方公里,辖9个乡镇、2个农场、11个办事处,有蒙、汉、回等17个民族。总人口55.5万人,其中城市人口38.58万人、农村人口16.92万人。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97.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45.1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7.1亿元;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3757元和20249元。 临河先后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国家园林城市”等14项国家级荣誉;获得“自治区文明城市”“自治区级田园综合体试点”“自治区园林城市”等33项自治区级荣誉;成功举办了第十四届中国羊业发展大会和首届、第二届中国肉羊产业发展大会、第二十六届全国绒毛会议,被授予“中国肉羊(巴美)之乡”称号。

  历史厚重悠久。汉武帝元朔二年,即公元前127年,汉王朝设立朔方郡,下领十县,临河县就是其中之一。“临河”作为一个具有固定内涵的词组,最早出现在《汉书.地理志》。在明末清初以前,临河地区人迹稀少,到处是“天苍苍,野茫茫”的荒原景象。后来内地连年灾荒,迫使山西、陕西、山东等地居民不断流落到临河,在这里开垦土地从事农耕,使临河地区逐渐变成农业区。民国14年(1925年)设县时,考虑到本地历史,采用了西汉时的县名。1949年9月19日,临河和平解放,1950年隶属陕坝专员公署,1954年隶属河套行政区,1958年隶属巴彦淖尔盟。1984年11月22日,临河县改为县级市;2004年8月26日巴彦淖尔盟撤盟改市,临河市更名为临河区。

  发展基础坚实。黄河平均过境流量为367.2亿立方米,年引水量为11.02亿立方米,年日照时数为3254小时,年平均气温6.8℃,无霜期140天左右,境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适宜多种农作物和动植物生长。位于京津为龙头的呼—包—银—兰经济带中段,处于自然矿产资源富集地区包围之中,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包兰铁路、临策铁路、110国道、京藏高速、京新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是国家“五横五纵”交通网规划的重要交汇点,是沟通大西北、贯通大西南、连接蒙古国的重要交通节点城市。城市建成区55平方公里,东工业园区近期建设用地规模为33.2平方公里,远期建设用地规模为47平方公里,“七通一平”配套面积25平方公里;保税物流园区总控制面积34平方公里,完成配套13平方公里,园区内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道路广场用地等规划合理,储备充足,设施完善,具备了承载重大项目的能力。占地103亩的保税物流中心(B)型于2019年12月19日正式封关运营。

  产业特色鲜明。临河区引黄灌溉面积217万亩,一直以来就是重要的优质农畜产品生产基地。2019年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204.6万亩建成设施农业5.1万亩。2019年牧业年度羊饲养量585万只,存栏羊195万只,出栏羊390万只,累计发展肉羊规模养殖场(户)4651个,建成年出栏5万只以上的规模养殖场15个。临河区被评为“中国(巴美)肉羊之乡”,成功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9户,初步形成了农畜产品加工、生物制药、新型化工、冶金和装备制造、能源电力、新型建材等为主导的六大工业产业集群。拥有中国驰名商标4个、自治区著名商标25个。服务业稳步提档升级,各类专业市场齐备,金融、电商、现代物流、休闲旅游等新型业态发展势头强劲。八一联丰村、狼山富强五组和光明十组被评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浩彤现代农业观光园被评为自治区休闲农业示范点,黄河河套文化旅游区被列为自治区重点打造的5A级景区之一。2019年接待游客173.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9.7亿元,荣获“自治区乡村旅游重点旗县”称号。成功承办沿黄河公路自行车赛、总干渠龙舟赛、环镜湖自行车赛、国际马拉松等系列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