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音前达门苏木乌力吉图嘎查:“托养”模式引领发展 助推畜牧业转型升级
乌力吉图嘎查按照自治区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工作应当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坚持以草原生态保护为目标,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草定畜、动态平衡,责权明确、奖惩并举的原则。立足发展实际,坚持“党建引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优质绵羊、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发展定位,以资源、资产、资金整合为抓手,以大服务观和全链条理念为宗旨,以实现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的科学养殖为路径,以达到产业发展、环境改善、集体壮大、牧户增收为目标,巴音前达门苏木乌力吉图嘎查创新推广“党支部+合作社+牧户”牧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托养”模式。
乌力吉图嘎查牧户把超载的羊拉过来进行“托养”,种畜场目前有6户草蓄平衡户共计311只羊,“托养”羊送过来后嘎查两委第一步给羊打耳标称体重,第二步打虫罐泄火药,过一个星期在打疫苗,然后自配饲草料搅拌的喂养,合作社负责托管期间产生的草料费、人工费、疫病防治、品种改良、保险等相关费用。
随着牲畜“托养”模式的普及,由以前牧民零散养殖逐步走向集中化、科学化、规模化养殖,不仅解决畜牧日常养殖、养殖技术、市场销售等问题,还有效提高了牧民的畜牧养殖效益,实现了牧民增收致富。
合作社“托养”方式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也使得牧民们不再担心走场养殖的不确定因素,真正实现了安心养殖,放心收益。这一举措不仅推动了当地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也为牧民们开辟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途径。
我们秉持着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以诚信为本,竭诚为广大牧民服务。让我们携手共进,通过“托养”这一创新服务模式,共同推动畜牧业迈向更加繁荣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