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各琦苏木基本情况简介

来源: 发布时间:2022-12-01 点击量:2095

获各琦苏木基本情况简介

 一、基本情况

获各琦苏木位于乌拉特后旗西北部,北与蒙古国接壤,南与磴口县毗邻,东与本旗的潮格温都尔镇相连,西与阿拉善盟交界,距旗政府所在地巴音宝力格镇85公里,下辖7个嘎查,户籍人口904户2722人,常住人口378户781人。土地总面积9323平方公里,其中:草牧场面积1398万亩,国家公益林地面积89.58万亩(其中:承包到户的国家公益林面积为43.41万亩,集体所有的国家公益林面积为46.44万亩)。

全苏木15户25名贫困人口全部享受脱贫政策并稳定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村巴拉乌拉嘎查脱贫摘帽,“两不愁、三保障”、安全饮水等问题全部得以解决。

二、资源禀赋

境内有玛瑙湖、毕力其尔石林、沙漠、戈壁等自然风光,有巴音善岱庙、本巴图庙、宝日汉图马文化博物馆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矿产资源丰富,有西部铜业、双利铁矿、大漠风电、大唐风电、陶来金矿、欧布拉格铜金矿等企业。

三、主导产业

畜牧业是苏木的主导产业,牧业年度牲畜统计数为4.79万头(只),其中大牲畜1.07万头,羊3.72万只。苏木党委多年积极融入全旗“红驼之乡”建设,在前达门嘎查、巴拉乌拉嘎查建立获各琦苏木戈壁红驼产业园,全面探索“产业园区+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社+牧户”发展模式。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形成毕力其尔嘎查奶山羊养殖、乌宝力格嘎查草原黄牛养殖、满都拉嘎查肉苁蓉采收为主的产业发展模式,着力培育发展一村一品,构建一业一社框架体系。

四、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

全苏木共有8个基层党组织,229名党员,其中:女性党员72人,少数民族党员189人,大专以上学历58人。苏木党委领导班子现有9人,其中:女干部1人,蒙古族干部6人,35岁以下干部2人,均为本科以上学历;年龄最大47岁、最小25岁。机关干部67人(包含兽医站),在职50人,其中在职公务员15人,在职行政人员11人,在职事业人员24人(包含兽医站)。

五、党建特色亮点工作

(一)建设红驼驿站+党群综合流动服务队

2020年,获各琦苏木党委结合牧区实际,按照牧民的服务需求,充分整合现有资源,依托“党员志愿服务队”特色载体,打造了一支实体化运作的党群流动综合服务队。现有队员13名(党员7名),服务范围9323平方公里,惠及7个嘎查300多户1200人。该队“一头连着大市场、一头连着牧民的产业”进一步拓展服务项目,建立“党委+党群流动综合服务队+党群服务中心+红驼驿站”的服务体系,将山前和后山牧区8个服务驿站串联,形成了“连点成线、以线带面”的综合服务新格局。以牧区每日便民配送服务为主体,构建了前山和后山“24小时生活圈”,打通了服务牧民的“最后一米”的问题。通过提供便民配送、畜产品供应、餐饮、通勤等便民服务,让牧民省时省钱省力,达到了高效便民和服务创收的双赢效果,每年预计为苏木、嘎查节省各类经费200多万元。

(二)探索形成“党建+集体经济”新发展道路

苏木党委致力于培育发展“一村一品”,索出一条“党建+集体经济”的发展道路,通过整合各嘎查专业合作社优势资源,组建成立牧区产业联盟发展公司,在石博城设立“牧印”牧区特产直销店,主动对接市场,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经济联合体,着力强化对外营销措施,形成有效的产业链分工协作机制和牧企利益联结机制。着力拓宽牧区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牧民科学养殖、精细加工、开拓市场能力,强化电商意识,通过新媒体探索产品多元化营销新渠道。

(三)打造符合牧区实际的联合党群服务中心

苏木党委根据各嘎查队部和人口集中分布的实际情况,按照上级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科学合理布局的要求,在海力素打造了一处联合党群服务中心,集中服务苏木东片区各嘎查牧民党员群众,将服务党群集中化、常规化,合理节省运行成本,争取发挥最大效能,全力打造真正符合牧区实际的党群服务体系。

六、发展思路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地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以抓整顿、抓巩固、抓提升为重点,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以牧区现代化建设为目标,切实做到牧区产业特色化、生态保护多样化、公共服务集约化、基础设施现代化、改革发展持续化,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把祖国北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做出新贡献。